Tuesday, December 30, 2014

張力

每次家人的召喚和埋怨來到, 我就思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我是一個希望找到意義, 然後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去衝去努力的人。雖然我的專注力不是很好, 但我也希望投入過努力過。

我忘形的時候可以很忙。也因為如此, 我錯過了第一個女朋友。自從十幾年前那一段往事, 我時常都恐懼, 自己太忘形, 疏忽了關係。

如果我一直沒有結婚, 我是一個很少休息時間的人。家中雖然張力很多, 但它同時在替我平衡。

我有時覺得這種窮忙是一個心理問題, 要讓自己脫離知識貧乏的自卑感。但與此同時, 這個行業, 本應如此。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不是這樣, 每日只追求穩定, 沒可能識到有趣的人, 工作是乏味極了。

這種張力也帶來了好多爭吵,令人不快樂。我不像很多人可以肆無忌憚。但我又有個很愛我的家庭。

人生, 就是在拉拉扯扯的空間中, 找到自我的位置吧。


Thursday, December 18, 2014

安靜


感謝很多朋友的生日祝福。
之前一直沒空坐在案前寫東西,所以一直擱着。

因為製作周期的關係,基本上近年的生日都是在趕工中渡過的。
這一年尤其急趕,因為要在星期五(12日)晚上把書赴印。
終於在星期六的凌晨4點完成回家,但是休息3個鐘,
又再執拾行李出發去長洲參加教會的靜修營(已經遲了一天)。
如果不是同事說「靜修院能睡得很好」,我還真是會放棄的。
生日的正日在靜修中渡過,恐怕是第一次。

進了思維靜院,果然倒頭就睡,一睡一個下午。
之後起床吃飯,聽牧師的解經,9時多又回房,梳洗後又睡。
中間不能不提,去了三次廁所。如果不是沒有扭肚痛,
那絕對是肚瀉的級別了。

那種感覺很奇妙:身體固然倦極,但由極勞碌到靜下來,
身體像在因環境而對焦,轉來轉去,嘗試讓自己適應環境。
那過程原來還真要點時間。

第二天早起,冒11度的寒氣看了日出。
頭還是因為睡太多,仍然有點疼。
之後崇拜了,守了聖餐,到身體終於能夠跟得上安靜了,
卻已是出營之時。
然後身體又要適應忙碌的世界。

這一年生日,沒有要什麼禮物。
我曾經趁有空逛過一下商場,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有了,
我不知道買什麼才不是浪費。

或者最好的得着,是開始有點興趣學習守靜。
在資訊爆炸的世界,安靜像是奢侈。
振奮人心是王道,就連唱〈安靜〉都要用大鑼大鼓敬拜隊。

安靜是減少身體接收外來事物的頻率,
安靜是專心,感受當下上帝的臨在,
安靜不用唱〈安靜〉,
安靜是身體的重整,
安靜是思考生命的必須。

這是我一年的功課。

生日,再一次感謝家人和同工朋友們。
我一貫地說,生日,應該是我向你們道謝。
沒有你們,生日是沒意義的。

這些都是恩典。

Wednesday, October 08, 2014

找節奏

我的工作動力源於心中踏實。

心中踏實是源於生活有節。

近來混亂無比,身心都耗盡。要找回節奏。



有時我也不是太肯定,一年之間,是節奏對的時間多,還是錯的時候多;
究竟是順暢的時候多,還是混亂的時候多。

其實我覺得在找節奏的時間,最多。

Tuesday, September 23, 2014

日程

我寫寫這一個星期做了些什麼,為什麼累到不似人形。一切是從澳門之旅開始。

15/9  澳門之旅,走到下午4點下大風雨,提早到珠海酒店,在書城逛了個幾鐘,吃飯後再行超市。
16/9  澳門之旅,12點過關未落8號風球,在關閘同內地客等發財車一小時。吃完自助餐提早回港。
17/9  開了書誌會、練詩、下午出外生活書院訪問,晚上想觀龔立人的課,找了中大大半個鐘,撲空。發現大B不吃東西。晚上做移家分享會PowerPoint到兩點。
18/9  開了移家分享準備會,下午拍攝民女泰澤崇拜,黃昏訪問到八時。
19/9  寫稿,黃昏外出移家分享會,到10點。
20/9 早上帶日嵐Playgroup,之後帶日嵐及大B去元朗看獸醫,中午跟兩老吃飯,下午日嵐在老家,回家餵大B吃藥,小睡一會,返老家吃飯,湊仔回家,哄睡。
21/9  無返教會,早上3小時同日嵐玩,餵兔仔吃藥兩次。下午帶日嵐出港島搭電車小輪,中間在巴士上小睡。黃昏在佐敦接波子媽放工,去尖沙咀吃飯,之後回家替日嵐沖涼哄睡。全天餵藥3次。
22/9 早上回公司整理訪問錄音,12點外出中大開會,下午三點中大罷課,三點半回家。精神開始萎頓,黃昏到外家吃飯湊仔。之後無法工作。全天餵藥3次。
23/9  早上8:30回公司早會敬拜,之後書誌製作分享。下午事工發展會,會上做專欄稿編輯發稿。回家給兔子餵藥,再回外家吃飯。晚上寫梁栢堅訪問。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14

改變

我也沒有料到,今日看見這一條其實不是太特別的片子,會引來我這麼多的思考。





「我跟你不一樣。我不是來適應這個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

曾經有好一段時間,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來看待給孩子的教育。明擺著是看不過眼所謂贏在起跑線的瘋狂操練,頂不順因為恐懼落於人後而散發出的不安與焦慮。因此我就是有點隨便,由他在幼稚園學什麼、在家玩什麼,由他自己去上手上口,反正不差太遠。是有去玩playgroup,但前提是想他跟其他孩子多交往,不是想將他養成什麼樣的天才。

如果要我形容一下那個狀態,那就是,你揚棄了一套生活理念,但你找不到一個新的立足點。我不要他單單地在追逐一種將人迫瘋的生活。在那種虛無之中,我就寧願什麼也不做。即使其實孩子的媽,還是在努力地教他多一點什麼。我個仔其實很醒目。我很肯定,已經叻過爸媽小時不知多少倍。

我是來改變社會的。

對,不是要適應,而是要改變。

※  ※  ※



下午的時候我去中大的罷課論壇。大家報上名來的時候我覺得有點熟悉。我曾經叫自己做崇政一/二/三。他們提出罷課形式的建議和形式,我覺得不少想法也不是我這個所謂老鬼能說出來的。我想的方法倒是太過形式化和想當然了。這是屬於他們的時代,他們的地方和生活。我衷心欣賞,覺得時代一定屬於他們。你禁得一個人,一群人,但一代人,無論如何是會走上來的。

有時我問自己相比起來是不是很蠢,轉數很慢。不過也不能這樣理解。因為這一代人是走在我們有份建設的路上走過來的。我們這一代一定有屬於自己的意義。我那一屆報社,沒做過什麼大事來,不過也不算什麼虧欠。我們學了很多,也絞盡了腦汁和犧牲了GPA。我們那幾年,社會沒出什麼大事,但想來總有些能量,一直傳到後來,儲備給成為時代的主力的一代,肩負改變的先鋒。我們這一代大了的,放下自己,或者是與之同行,或者是跟隨者,或者分享經歷。或者即使不認同,也不要成為對他們嗤之以鼻的老油條。

※  ※   ※

於是我明白了,我的孩子果然不是來適應世界的。主若願意,他應該成為改變者,哪怕是一小部分而已,能給未來的人帶來多點幸福就太好了。只是改變社會從來不容易,甚至比適應社會更難得多。如果我需要嚴格(其實我覺得自己是嚴格的人),我應是為了給他能夠啟動改變的基本裝備。中英數通識,不只是要拿好成績的科目,是打開世界的窗。不學好,世界會變小,思想的空間限制大,想像也不夠闊。這過程可能部分是享受,更多的是苦差。

以前我不明白既然不要適應這萬惡的制度,覺得一切由得小朋友自己喜歡便成。但是始終是有些東西需要刻苦。像語文,學起來沉悶,但是它讓你將來可以自主學習,可以表達自己,可以建立很多難忘的關係,可以啟動很多美好的事情。

用力建立他來取代我們,更好地。這是我們這一代可以做的。

Friday, September 05, 2014

蔓延的恐懼

這個將長放案頭。基督是生命的基石,是光、是愛,是盼望。


Manincentral CK 及 溫水劇場 同日宣佈結束。恐懼是如此蔓延,會輪到我們嗎。

為了家人的愛,放下自己,是無可厚非的。只要不要將它扭曲成你傷害他人的理由。極權要把你滅聲,其實也是不費吹灰之力。要明白,眼不見雖然乾淨,但潛水的,並不會輕易變質。要訓練腦袋,靈巧像鴿子,鬥長命。不是因為要打敗撒旦,而是要栽種生命。

其實撒旦和出賣靈魂的人,到那日必然潰敗。這是我活到今日,對上帝更堅實的確信。

分享一章聖經,申命記30章。這是上帝自己的話

「我所陳明在你面前的這一切咒詛都臨到你身上;
你在耶和華-你上帝追趕你到的萬國中必心裏追念祝福的話; 
你和你的子孫若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上帝,
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他的話;
那時,耶和華-你的上帝必憐恤你,救回你這被擄的子民;
耶和華-你的上帝要回轉過來,
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招聚回來。
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
耶和華-你的上帝也必從那裏將你招聚回來。
耶和華-你的上帝必領你進入你列祖所得的地,使你可以得著;
又必善待你,使你的人數比你列祖眾多。
耶和華-你上帝必將你心裏和你後裔心裏的污穢除掉,
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使你可以存活。
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將這一切咒詛加在你仇敵和恨惡你、
逼迫你的人身上。你必歸回,聽從耶和華的話,遵行他的一切誡命,
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謹守這律法書上所寫的誡命律例,
又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上帝,
他必使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
並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產的,都綽綽有餘;
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也不是離你遠的;
不是在天上,使你說:
『誰替我們上天取下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
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說:
『誰替我們過海取了來,使我們聽見可以遵行呢?』
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裏,使你可以遵行。

「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與禍,陳明在你面前。
吩咐你愛耶和華-你的上帝,遵行他的道,
謹守他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數增多,
耶和華-你上帝就必在你所要進去得為業的地上賜福與你。
倘若你心裏偏離,不肯聽從,卻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別神,
我今日明明告訴你們,你們必要滅亡;
在你過約旦河、進去得為業的地上,你的日子必不長久。
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
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
且愛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他的話,專靠他;
因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長久也在乎他
這樣,你就可以在耶和華向你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所賜的地上居住。」

Tuesday, September 02, 2014

苦悶


一個難得的休息:1.5天。

從亞公角下山去的時候,我沒有特定要去的地方。想過去西貢看書,但是很累。特別是回程。理智上,本來應該趁有空間,回家執搭一下自從搬屋後都沒好好整理過的家,但是今天不想。特別不想。

在荃灣吃著那碟特價的咖哩飯,我問自己為什麼好像不知道要做什麼那樣。

我覺得那是一種深藏於靈魂的沉悶-或者苦悶-在控制思緒。
有時可能做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事。

自從做了丈夫,自從做了父母,我們都不斷在學習捨棄-捨棄自由、捨棄不羈;為了家中設想,為了孩子預備。即使是最不在乎的父母,在緊張的學習之中,也避不過那份張力。

近來不斷在回憶自己的初心-那沒有被另一個人撼動過的價值,那個沒有向現實妥協的自己。我最近跟人說,自己是一個淡薄的人。其實我還真不太甘於淡薄,我只是用淡薄送飯,用一句不在乎說服自己,算吧,生活都是一樣。關係,平淡一點就好,大家平安就好。

生活已經一樣太久了。

原來平淡沒有辦法沖淡鬱悶。鬱悶只是像沈積物,慢慢地流,逐少地停下。呼吸暗地裡急速了但不知道。

有一些根本性的東西,需要重新來過。

Saturday, August 30, 2014

等待,茉莉花開


在香港民主走向嚴冬的前夕,看完陳婉容的《茉莉花開》。
這本書肯定是2014年個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或者說,是因為在看這本書,才能成為刻下鬱悶裏的一點平衡。

是欣慰香港,還有這一代人物。作者陳婉容,1985年出生,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畢業,至今未到30歲。

其實80後,在世界走出自己天空的人是大有人在,用行動改變社會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令人迷惘的是,在書店看得多在工作假期中風花雪月與體驗生命,也看得多走在前沿的無盡抗爭,一切令人感覺麻木,似乎已難以想像,在不痛不癢與不眠不休以外,我們還沒有可以說的話? 

說不出話,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世界的專注、對脈絡的掌握。我們只能看見世界的某一點,而看不出這一點以外牽連住一切的看不見的線。另一方面,我們立足於香港,一個一千平方公里(一半是海)的小島上,雖然看見一切的不義,也看了很多的書,但是我們只能紙上談兵地說到這一千平方公里跟世界、跟中國、跟亞洲的關係。很多人寫過關於世界的書,很多人評論精闢,但是一切還是腦袋內的分析與交流,那種連繫某程度上是虛的,無論論調是多麼實在。

陳婉容的文章之不同,在於你會看見無數「人在處境中」(people in context)的故事。不是翻譯BBC的新聞,不是轉述某個記者的所見,她本人就身處庫爾德族的難民營、土耳其、選舉中的伊朗,用雙腳去驗證給這世界,特別是給伊斯蘭世界的新聞與論述,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跟現場的人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然後,就是用不同的學者著作,去深化理解,去連繫不同事件與陣營之間那條看不見的線。我學識不算多,但覺得這種看見,在這一代人之中,非常少。至少在中文書店之中,很難看見。

我常跟人說,刻下香港難見「硬橋硬馬」的文字。《茉莉花開》是採訪記錄,一字一段都是行出來的。每當讀到庫爾德的難民的分享、伊朗人的生活,就會覺得很暖。描寫的文字為我們對這世界的超理性理解帶來溫度,即使那種溫度,其實可能來自殘酷的血。

陳婉容的紀實文字,也是我讀過80後的青年人作品之中,文筆最好的人之一。

可以說,讀這本書,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而那是來自一個85後的女生。我為這城欣慰。或者因為近來看了不少這世界的故事,我知道我們的寒冬未至於死人,我是氣餒與不值,香港為什麼要讓文明倒退。但因為一個個人的努力,我又知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等待茉莉花開。

感恩有這些人,這些經歷,這些文字。




Saturday, July 26, 2014

主場之死

主場之死,令人震撼。香港沒有健康的新媒體Business model 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在赤化的香港市場,仍在相信香港人可以依靠市場食腦發圍,可能正中中共的下懷。市場成為了一個陷阱,你愈是相信市場定律,就會發現市場內無形之手的操控之恐怖,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有很多東西,都是一個信字。相信法制,相信市場,相信媒體。威權正在逐個相信去侵蝕。如果連《蘋果》都死,前線已完全無晒比較可靠的消息來源,我們應該怎樣應付這個絕境。我們還可以相信什麼呢?

或者我其中一個仍然相信的,是香港人自己。

在書展之中我記得很多面孔。那些人來訂書,來一包一包「懶人包」的買,畫面令人難忘。「懶人包」是什麼呢? 是一個用啡色紙袋包住三本書誌的套裝,打的是一個主題,土地公義、市場經濟、自主生活,你想認識更多,或者一次過知道整個圖畫,就買一包來看看吧。買的人很多其實沒有看過我們的書,都是新客。我們都是消費者,都是讀書的,能否解釋為什麼會肯買一包完全看不見裡面是什麼的一個包裝呢? (雖然我們是有擺sample出來的)多多少少,那都是對社會議題的興趣、了解的希望。他們對這個城市不是冷漠的。

我們還有不少人,應承了做我們的金主,以事工的形式支持我們的工作。
於是我相信香港人,是有多給一分力,多給一分錢的準備的。雖然那些錢,還遠不足以支持我們的製作費。

我們不可以單單看business model去處理一個媒體的生存問題。因為這條戰線之難,可能等於盟軍登陸諾曼弟的幾倍。不是說不理市場,而是不完全依賴市場。我們需要靠我們相信的香港人。香港人有的不只是錢,還有時刻都在變化、甚至應該是在壯大的公民社會。我們本身是有條件成為孕育公民社會的一員。公民社會最簡單,是可以在最少的資源之下營造的,再用公民社會的力去支撐。即是由下而上,做群眾工作。有心的香港人其實不少。只是每個人的力量很有限,因為每個人都有生活的壓力,而且生活在香港這麼一個變態的城市。我們每個人,假設,只有五塊餅,兩條魚而已。怎樣將每個人的五餅二魚湊起來,給眾人都吃飽呢?即是說,怎樣集合每個人的零碎力量,作為一種empowerment,再靠這種力量的支持,去彌補資源的不足呢,仍然有新的作為呢?

以往我們並沒有好好地做讀者和青年人的培養工作,每個看的人都仍然只是讀者,有做付出的熱情與準備,但沒有付出的平台。我們應該怎樣建設這個平台呢?

我記得曾經在Breakazine.com 低調地刊登過一個義工登記名單,一直都有人在申請加入,可是我一直沒有理會,因為根本沒有詳細的計劃去做什麼,因為每日的編務都已經很多,要聚合他們要用很多力。但是現在我又在想,這個想法,是不是要再重新想一想呢? 沒有定案,但在腦中縈繞。

Thursday, July 17, 2014

若無其事

很少讀書不太明白,也把書讀完的經驗。我並不是說書寫得差。

而是一直以來我受到工具理性的薰陶;看不清楚就等於沒有用,不看,也罷。

看鄧小樺的《若無其事》,原本就不是期望要明白什麼大智若愚的道理。鄧小樺的文字,從報社那段日子,已經刻有她自己的印記。好像一個人的相貌和語氣,她的中文只有她可以寫得出,將高低起伏的心聲放在文字的愉快雕琢之中,喃喃自語而得出像夢囈一樣的結論,再寫出來,是我當年對作者的目擊印象。所以說她頗有詩人之風,而寫的東西也不抽空離地,這是為什麼決定要買書的堅持。

當你的動機不在於學習,閱讀便只剩下純粹的閱讀。文氣、心情轉換,筆鋒流轉,都是情感。其實每天時間稀少,是否每次開卷都能樂在其中,是很難預計,但是久不久融入一種文字構成的氛圍,感覺就像叫會計師玩數獨,介乎於享受與疲勞之間,卻也是有趣的體驗。

Tuesday, July 15, 2014

暗中

壞事是暗中進行的,但好事也是暗中進行的,一切都扣問內心,一切都要心中存在上帝。

在私下的暗室中,禱告是重要的,是成就一切的,因為一切沒有了上帝的參與是無用的。我意思是,包括了最不想上帝知道的軟弱與沮喪。上帝要參與在一切之中。

我是想,我是沒辦法拔掉一些命中註定的刺。我只能謙卑、深耕、認罪、悔改、花最大的力量,親近我的上帝,來改變生命,消費祂是無法讓生命改寫。

我信我的內心,那起初的善念,那在暗中的上帝是看得到的。

免我們的債,讓我們有愛與謙卑的能力。這是今天查經的功課。

Monday, July 14, 2014

儲備能量

很搞笑的。說要儲起能量的時候,我這天剛剛看完世界盃決賽,身體輕飄飄的,像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我昨天把電話重置加速,然後不再安裝Facebook。不是說不再用了,而是保留精神,減少看Facebook的時間。畢竟看電話會令眼睛疲勞,如果太過沉迷,對做其他事就有影響了。

有人說世界盃可以給男人很多動力,或者這也是對的。我的確被德國隊的表現折服。技術、紀律、團隊、尊重,責任,在一支20多人的球隊身上,看得淋漓盡致。如果運動可以成就這些精神的發揮,我想是不枉球迷捱更抵夜去追看的。

為了目標而嚴守紀律,為了集中而儲備能量,沉著應戰,是在看球賽中感受到的得著。

Sunday, July 13, 2014

寧靜

當一切都如箭在弦,很多事情想當然要做的當下,心底卻是異常地平靜。

或者我已經告訴自己,人回應社會,可以有許多方式。今日世界總是告訴人,又多又廣又快又省是王道,那種慢吞吞的手藝磨練,都沒有人看得上眼了。磨得來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但是人到某個年紀,卻開始不想追趕時間了,為什麼總不能靜下心來,為這城文化累積一點什麼呢?只有慢慢累積的東西,才難以被沖刷掉,包括是作品,包括自己的修為,包括信仰,包括思考。為什麼extrovert才是這個世界的勝者呢?

在最亂的時光,我們需要的是一片的寧靜,持守定的方向,靜靜地做應該做的事。我是記住,上天看人,不是看做了多少。

ps. 漸漸,fb上的notification bar少了紅色的通知小方格;因為少了發帖,惱人的通知也少了。fb的牽絆彷彿離我遠,今天過得好像很寧靜。

電子閱讀

這陣子問C借了她的iPad mini 來用,因為很多電子雜誌,都只能夠在 iPad 看得到。



對於一個想閱讀或汲取資訊的人來說,只能說Android tablet 比起 iPad,真的相距幾皮。不在同一個檔次。

Android tablet 無論做得多強大和外型吸引,但是無可否認,最經常花錢消費的,絕對仍是在iPad那一邊。如果我是一個開發電子書的人(事實上我是半個),手上只有很有限的資源,未必足以開發全部的平台的話,首先一定是推 iPad。從美國的《TIME》《Economist》,到香港的《明周》、《Cup》、內地的南方系雜誌像《城市畫報》、《新視線》等等,基本上已經包括大部分我會留意的。這個情況,跟上一兩年完全荒蕪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或者我會說,我們終於進入便捷的數位閱讀的年代了。如果要換平板,系統方面我相信已經沒有什麼再好猶疑的了。

如果一個月可以把它們都看一次,真是一個很享受的閱讀旅程吧。

Saturday, July 12, 2014

生活的練習

近來在練習用心。
用心,就是不多說話,在心裏演練自己相信的。

但是為什麼要寫出來呢?
因為我也相信,寫作是需要練習。讓自己行文流暢,思緒能夠恰當也有感而發地表達,需要定時伏在案前寫。Practice make perfect。而練習的時候,就要集中精神。最初日日寫的時候,想來也可能會將今晚一樣,有一堆沒一堆地胡吹,但希望慢慢練就了用寫字去思考的時候,就可以將一路下來的思維和學習累積起來了。

漸漸不多再在fb上面寫自己瑣碎的想法。因為fb是一個太分散注意力、讓太多時間溜走的資訊集散地。有留言就會留意動態。有發帖就會跟進自己的發帖。都在佔據更有用的時間。其實我連whatsapp 和 messager 也少了用。練習用心演練,不必要的水,少吹一些,就留下精力來處理更重要的,集中精神給更有興頭的人與事。

也不想再對手機有那麼多的迷戀了。常提醒自己,怎樣用比用什麼重要。無論是什麼軟件硬件,都是為了更好的內涵而準備的。後者是穿越科技的,卻是往往被科技越俎代庖了。科技,出來出去都是那一些;但是內涵,要一直累積才能有的。

現實世界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啊。不是嗎?

心裡還想著很多東西。閱讀啦,跟C借了她的iPad來看電子書了;讀書啦,要開始看看港神的CS課程;看戲啦,想自己的表達更有電影感;照顧孩子啦,他怎樣學習和生活啦;朋友啦,怎樣開放家居啦;家務啦,怎樣讓東西井井有條啦……

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了啦。

很希望專心一點。

Saturday, June 14, 2014

鼓勵

昨晚之後,不是很開心。很多疲憊,很多鬱結。

不開心是因為西班牙的波老了,信心少了,行軍迂迴了,tikitaka 被人看透了,從2012年家裡開始看到歐國盃開始,我見證住西班牙的衰落了。作為見證者,只有嘆息。

不開心,是因為努力到最後一刻,天邊的魚肚白都看見了,書誌還是沒能夠在限期前趕起。星期一再續當然不是世界末日,只是感覺不好。所有可以做的努力都做過了,我其實很清楚知道,已經沒可能再有所謂「優化」。工作的步調原本不錯,我覺得這樣功敗垂成,頗有挫敗之感。雖然這一期,我實在覺得自己有所得著與成長。

其實最不開心的,當然是新界東北的事情。不知怎地,最真心地關注自己城市未來、最愛惜自己土地的人,為何會被當成暴民看待。議會失效,是因為有很多人悟住自己的良心,為勢力服務,為強權掩住自己的雙眼。為什麼這會是我們這土地的議會?其實有誰人想睡在街上、在警車上被毒打、跟差人口角,當大家是傻的嗎?

那些權貴們,既得利益者們,因為自己的工作和身分、地位、不惜來末倒置,扭曲自己的立場與思考來遷就現實,以期叫自己心中的矛盾與鬱結可以解開,這是這世代最令人恨惡的現實。我們明白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像立法會門外的青年人一樣一往無前,很多人肩上擔的,不容許或者不鼓勵他走出來,但即便如此,我們至少能否保持一個明辨是非的心,至少要感謝這些為城市願景而放下自己的人。如果我們有良好的社會與公民意識,我們要明白這社會、甚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負於他們的努力。或者人可以謙卑一點,扣問自己的心,可以有多大的可能去支援他們,是現身、是金錢、是能力、是祈禱。不要因為要掩蓋羞恥,而指責那些比你勇敢的人。可能你會覺得有些人是掠油水的,撈政治本錢的,不要緊,因為他並不影響我支持那些默默耕耘的人。這段沸騰的日子,我愈見欣賞深耕者。他們未必激烈,但不等於逃避,卻是專注。專注於為這城市累積人文的資本、知識的資本,叫更多的可能性發生,更多的討論可以作為群眾運動堅持下去的知識基礎。以前看見別人進修,自己心中一直沒底,因為不知道有什麼適合自己。但來到這一步,卻是發覺讀書原是希望為這城市鞏固多一點知性的力量。抗爭是長久的事,也不知道自己能夠付出到哪一個地步,但是我會希望在工作中和(可能的)進修中,時常想起那些獻身者的身影。


通頂之後回家小睡,又忙於照顧孩子。看著他在床鋪上傻笑,我明白自己的生命原是開始進入為人放下的階段。孩子有時,家庭有時,同事有時,社會有時。我感謝上帝,自己總的來說都是一個樂於為人付出的人,然後看見深耕的需要,好像明白了生命中不同版塊之間的關係和意義。

Saturday, June 07, 2014

天真



這首歌的歌詞很好。

但歌詞愈好,就愈不想拿這條片出來share。C常常播著,我感到厭煩。

平時唱些流行歌,得得意意,無乜所謂;歌詞愈有深意,填得愈認真,就愈顯出唱歌的小女孩的無知。我不是說天真爛漫那種無知,而是她真的未必明白、甚至一定不明白那個歌詞對香港人是什麼提醒。

如果她長大之後跟人說:「其實我唱的時候真係唔知佢講乜,係阿爸教我唱。」
那樣,就是利用小孩的天真,達到大人的目的。
講好聽一點叫自high,不好聽的話,就是騎劫。

一首堯有意思的歌,不要這樣對待她;
讓作的、唱的、聽的,表裡如一,是對這首歌最大的尊重。

有時搞社會覺醒的運動,我看重的是深耕和持久,多於譁眾取寵。
有沒有效果是不重要的,我從來覺得完美的世界只在天國實現,
但是整個倡議的過程都應該是紮實和有根有基的。


Saturday, May 24, 2014

從「慘不忍睹」到今日


五年前,當我們靜悄悄地出版,將書交到通識老師手上的時候,就像總幹事後來說的,「慘不忍睹」。

我記得最初我們說,老師們不喜歡我們沒將通識課程好好地置入內容,協助不了他們教學。這也是實情。
到後來我們才漸漸承認,是我們掌握的內容與表達太過幼嫩,定位不清楚,青年人不讀,大人又嫌太膚淺。
真是辛苦了最初替我們拍攝推介片段的朋友們。

五年後,當我們拿著第31期《殤痕》走入序言書室參與分享會,讀者們上前感謝我們的創作的時候,我想,
這條書誌路,是難走,最終也來到一個比較多人認受的地步了。

連本地和海外的受訪者和專欄作家聽到我們,客套又好、真心又好,都跟我們說「你們一直是我很欣賞的雜誌」的時候,
心入面的欣慰是難以形容的。

如果可以解決掉財政問題就更加完美了。

這五年,自知能力不足,自信不足,靠總編柏堅和山地的支撐,才走到今日。
其他戰友們都是非常努力配合,可就像我一樣,我們在歷練上和靈感上,都走不上新的高峰。
這是我心底想說的。

當然,我覺得我們在文字和內容的水準上,都不是做得十分出色,絕對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被留意到,可能是因為市場太過不堪,連說說真話的意義都沒有了。
令本來站住的,反而突了出來。

實在不敢滔光,我真的好想努力讀多一點書,讓自己即使不是創作型的人,也可以識見上貢獻多一點。


Thursday, May 22, 2014

讀書

對 Facebook 上快速流逝的資料漸漸失去追逐的興趣。
如果可以選擇,在工作需要以外,好想把時間留給經過好好組織的知識。

知識不是一種技能,是人生活的心靈麵包。

本來覺得身陷如此令人煩躁與疲憊的社會與工作,
平日已經要消化大量的腦汁與精神。
但這些文字,像是一部小小的涼風機,
將你的腦袋放慢,專心投入另一個人所說的故事。

我喜歡文字,對中文的表達有要求。
我時常希望,譯書的朋友,
跟我有一樣的要求。

這種生活難找,
因為我們已被網絡大幅地入侵。
再不反思,
我們就要被淹沒。


Tuesday, May 20, 2014

再思家庭遊行

我是教徒。我也認同上帝最初設立的家庭,出廠設定是男女的彼此吸引與結合,藉以繁衍下一代,讓人類能夠延續。這倒不是因為「聖經說」;只是我自己的思考與相信。我並不太能接受同性婚姻;如果我手上有一票,基於自己的理解,我多數都是投反對票。

但我也沒有選擇走出來說自己「愛爸媽愛我家」。

這件事從頭到尾,我都思考良多。不過Facebook不利討論,唯有記錄在自己的地方。

說「愛爸媽愛我家」,說沒有其他agenda是假的。怎會有人無端走出來說一些人盡皆知的事?母親節父親節我們會上街遊行感謝父母嗎?所以,同性戀議題一定是重中之重,只是不想正面對撼被人說成打壓者而已。「講兩句表達意見都唔得嗎?」

有人說教會選擇性發聲。這也是對的。我想,我們的信仰,非常著重個人的道德修為,將之與救恩直接關連;對於個人特別是性道德的操守,教會可說當仁不讓。至於群體和社會,因為難以像個人生活操守那樣管理,相對不是現今教會最重視的範疇。

只是倒過來想,如果教會做足了所有的社會關懷,是否就等於有權用這種形式就同性戀議題發聲? 社會是未必認同吧。再者,如果你要求「教會嘢你留返晌教會搞晒佢,唔好叫我哋Buy你嗰套。」那樣我們同樣不應該選擇性地要求教會在其他社會議題發聲。「唔係神愛世人咩?做咩閉門造車。」教會一發聲,就是這個樣子,世界是要接受還是抗拒? 教會畢竟不是為世界服務,有些議題,是不討好的。所以,可能候活士的理解真是有其道理:先讓教會成為教會,不要著意改變世界。問題在於,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根本不是說你想改變就可改變。

我並不是說教會是沒有問題,不過我想問題可能不在道理身上。我是一個孩子的爸,我跟身邊所有的年青父母、特別是基督徒父母,都會面對一個無法預計的問題:我的孩子,會不會有一天走到我們面前跟我們坦白說:「爸,我想帶個朋友返來食飯,其實我係同志。」你說沒可能嗎?咩叫出櫃?就是昨天都收到好埋不讓你察覺,明天你才恍然大悟。誰人會說這事絕不會發生在自己屋企?(就像阿婆婆話西門梓敬「你成世人唔會跌落坑渠嘅!」)這個世界有肯定不讓人成為同志的家庭教育嗎?尤其是,我們的教會認定同性戀屬於後天形成。

如果不幸地你拖住自己的同志孩子走在街上,面前遇上了所謂「耶和華的軍隊」(有人在網上這樣形容),大小老幼開開心心大晒幸福兼反對你這種家庭的存在,你會不會為耶和華大發熱心,立即走去對面,對自己的孩子高呼六個一?你可能會,我做不出,我想我只會感到被遺棄的難受。

我不相信人可以選擇或者輕易改變的話,想自己成為被排擠的小眾。我們都有可能成為不被主流接納的人;我們沒有成為這樣的人,是因為我們「好彩」。我們是蒙恩的,要感恩,要謙卑,要關心沒有我們那麼幸運成為主流的人。他們在社會的邊緣掙扎,有些人的言行我們未必能接受,我們可以再討論,但大部分還是飽受歧視和煎熬的人。不要開口閉口用罪作為開場白,因為耶穌說你與我都沒有資格動用真理來判斷人。耶穌喜歡與罪人同席,到邊緣人的家中作客,而不是帶領門徒遊行改變世界。人群中有這樣的事,耶穌寧願離開他們,跑到山上避靜。

立法與否,都是最終會被見棄的律例;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每天悔改,按那不變的天國誡命,為這世界立愛的榜樣。教會是可以明確表態,同性婚姻不是能夠接受的範圍,教堂不是能夠接受同性婚禮的場所。但同一時間,愛是可以遮掩許多過錯。

Sunday, May 18, 2014

必要的沈默

說話要用好多功夫。
要組織、要構思、要打字、要回應。

我覺得有時沈默是必要的。
因為沈默才有空間讓自己專心做真正重要的事。

Wednesday, May 14, 2014

依靠

有些事,有時我諗,真係要靠人。

雖然而家青年人常講每個人的起動,常講覺醒。
有些人,是時間同負擔都容許更多參與;
我們要關注他們,可以的話要支持他們。

但我真的沒時間做所有事;
真的要多靠人去分析時局,去宣揚理念。
我要靠人去做搭橋。

或者社會原該如此:
沒人可以一個人處理所有事情;我們本就是要互相補足。

近來太累,開始不想在Facebook留言討論太多,
不想反覆地看最新的資訊;
想靜下來看一看一些分析、討論。

希望在生活中實踐愛。

希望在體力不繼的時候,大腦仍然轉動,
對世界不麻木。

全然的依靠別人替自己爭取,是推卸責任。
不過,實在不是每一個人都做一樣的東西,才是叫做勇敢。

我想學習,隨時奉獻的準備。
求主憐憫。

Friday, May 09, 2014

樹洞的話

壓力大不知怎樣面對的時候,我便喜歡來搞搞自己的站,弄呀弄,忘掉了日頭的不快樂。

當然也忘了本來要做的事了。

本來有想過,自己很偶爾也會寫到稍為能讀的東西,是不是少一點在這裡寫自己的軟弱呢。是不是應該像一個知名博客一樣,把自己的作品都儲起來呢。

我真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多話但不喜歡高調地說,喜歡這裡像《花樣年華》那個樹洞,說了,可能沒有人知,可能有人聽見。


眼前的工作很多,真是忙到所有工作都是眼前刻下要完成。
眼睛望不到遠處的感覺,真是很糟糕。

開始沒有時間看書,沒有時間跟朋友見面,
沒有時間去看展覽,沒有時間靜下來思考,
沒有時間為人祈求,沒有時間等候上帝。

人真的要做那麼多事情嗎?

Wednesday, May 07, 2014

退縮

上星期搬屋,加上工作的累,煩到一頭煙。
水電煤,寬頻上網加電視,還要郵寄轉遞,清理舊居,掃地還匙。
新屋積極拆箱,還有七箱堆積,已經叫超水準。

以前沒有小孩的時候,還有心機來處理這些問題;
現在每晚都要帶孩子,真是累到連FB都不想上了。
上了,也不想寫東西。

看著很多議題,不是沒有感受,
而是,感受也不想寫出來。
覺得寫了出來,還可以怎麼樣。
我又不是靠like來搵食的。

有時甚至連平時會吐槽的都不想提了。
有時我想,我是不是心態變保守了,
不想動了,對別人的困難麻木了。

有時只想靜靜的在家中執執屋,
寫寫稿,吃點東西。
過簡簡單單的生活。

對文字工作的感情,
沒有因為這些累而減弱。
不過行動力就減低了。

我明白我這個年紀的人,不算老,
但心態上怠惰的人很多了。
因為長大了有長大了的考慮,
很多是很合情合理的,
像是高堂妻兒,生活的起居,工作的勞累……

人一到這些年月,有上有下,照顧是捨己,成為了天職,
不是一個二十出頭可以盡情去打拼(為什麼原因都好)的人可以想像的。
如果捨己都屬於美德,
那麼照顧孩子是不是都可以跟遊行運動一樣都屬於美德呢。
有時甚至覺得運動本身就不一定是應該去做的,
因為有些事只是隔靴搔癢的表態,根本連跟小朋友玩的價值都不如。

有時真的很難說,究竟人在上帝面前,怎樣生活才叫行公義好憐憫。
在人面前行公義很容易,但在人前人後都好憐憫,
真的做得到的,我的fb圈中也許1/10也沒有吧。

我其實並不覺得自己真的退縮了;
反而最近信仰上愈來愈覺得,做個真的基督徒,為義受逼迫是應該的,
為信仰付代價是真的,是值的,如果自己孑然一身,有什麼所謂。
當然有了孩子,就不敢隨便說為人死了。因為畢竟有個細路要自己照顧。
無論是什麼崗位,就只有爸爸這角色是獨特的、沒你不行的。

我是很想察驗在哪個位置應該犧牲什麼,哪個時間應該捨棄自己幾多。
至少,希望在這段時間,自己可以努力地做到文字工作。

Thursday, April 24, 2014

甩轆

家中電腦壞了。搬屋亂七八糟。一年的記錄project甩晒轆,下一期的主責。

我可以接受好多嘢做,也樂於做判斷,但我唔能夠應付太多無法確定的事情。我工作需要清晰明確的方向,最不喜歡是自己要做判斷時,但其實決定權又不在手裏,要估計自己的判斷是不是符合最終決定的方向,我討厭那種來來往往的模稜兩可。

同埋不能接受超高壓的工作量。

吐槽完了。既然電腦都壞埋,那我就去睡覺了。

下一步

下周末搬屋,因為工作忙碌,開始緊張地執拾。

幾乎每一次搬屋,都感覺悔不當初。那些順手拈來卻毫無用途的物件、那些沒認真看過的書和電影、那些重覆買了幾件的東西、那些搬來以後從來沒開過的物品、珍貴卻散落四處的小物件…

人的生活也像這樣:拼了命地累積財產與所謂珍貴的回憶,但是永遠也不去整理自己,散落在腦袋看不見的地方封塵。

每次被迫一整理,都是匆匆忙忙時間不夠,把東西掏出來扔到紙皮箱,露一露眼,之後又擠到另一個暗處。

生命就是這樣。有時都不明白,承受那種匆忙和焦慮,是為了什麼。

每次去到宜家都好羨慕。不僅僅是因為傢俬有型,而是那種好好整理的生活,帶給人太多的憧憬。不遺下應該珍惜的感動,不浪費手上的物資。其實只係想自主生活。

我在fb說,最好可以放一年假,去宜家買傢俬,慢慢執好間屋。我不是累到要抖夠一年,而是讓自己心裡面要踏實,知道自己為什麼而生活,下一步可以是什麼。

在 Breakazine!的生活很充實,唯一缺少的是整理自己生活的時間。一個家,最重要是有人居住,有人使用,才有生氣,才令人留戀。這些年,每日只有睡覺七小時、臨睡兩小時才在家,任何一種擺設和添置,似乎都是沒意義的。

我已經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感覺真的很累了。

Monday, April 14, 2014

揮刀

最近OT完畢,休息了一個周末,
身體都逐漸恢復了,倒是心裡好像有點怪怪的。

就是久不久心裡有個很激烈的念頭閃過,
例如說自己衝入廚房拿刀出來亂揮,
或者向自己心口插一刀……
更恐怖的不敢打了。

究竟是不是心理壓力很大呢?不知道。
我想是要留心一下。有時衝得厲害,
不知道自己已經不勝負荷了;
或者是要轉換一下模式,
來一次退修之類的東西了。
在上帝面前安靜。

心裡的力是有的,
希望也懂得珍惜身體,走得遠一點。

見證

所謂見證,不是講吓耶穌有幾威,
賜了什麼(別人沒有而你有)的福給你……

而是叫你因為堅信真理而一直做上帝感動你的事,
最後被這世界迫進獅子坑,在眾多不信者面前,
被獅子咬死也心甘情願。

這樣死了,就是見證。
你的身體,就是福音。
力度跟三福四律五色珠那些,
完全是兩回事來。

你不死,福音就傳不開;
道不成肉身,怎樣成為見證呢。

俗話說,
天堂有路你不走,
地獄無門闖進來。
基督徒卻是,一路跑向地獄。

一想到這,我的身體就打顫了。

Wednesday, March 26, 2014

里程碑

嘩,真的很搏命,但總算在訪問後的同一晚,把訪問內容整理好了,真是一個里程碑啊。

Monday, March 24, 2014

減少依賴

中國之所以可怕,不僅在於其武力威嚇,而在於其經濟利誘。
有好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會洞悉這種邪惡的計算,像台灣的學生一樣,走出來反抗。

但更多人對於這是完全的麻木。那些早已經享受到財富帶來的好處的人,那些靠賴經濟增長來發達的人,那些生活安舒得不想再冒險的人,那些達官貴人──看中的是白花花的銀兩,是闊氣的排場,是縱橫官場商場的高高在上的虛榮。這些人,未必看不見危險,但是他覺得危險都輪不到他們來承受。因為他們歸了邊,跟了一個好惡的「大佬」。

經濟的引力比武力更險惡,因為它侵略的是人的內心。城市裡人人都需要錢生活,因為錢可以替你外判很多工作,從家務到教學,從吃飯到生老病死。有錢是一種保障;缺錢,是一個生活的危機。令你有錢花,是直指人最核心的需要。

因此,可不可以想像,其實要抵抗像中國一樣的可怕經濟巨獸,理論上很簡單,就是減少對錢的依賴。社會要減少對經濟和發展的需要,個人要抵制的是一種資本主義控制的生活方式。想像中國失去了用錢控制人的能力,這個政權會迅速地瓦解。

我知道這個想法都是荒謬得緊。不過,讓我試試學習吧。

Thursday, March 13, 2014

詛咒

今日香港之殆,不是在於某間公司是否違法,
或者將來會不會違法,或者法律是否全面,

而是一個城市,它的政府的管治態度,
不是去鼓勵或協助人去創造、去進步,
而是千方百計用法律去阻止新事物的產生,
以防新的東西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與利益。

大商家如是,政府高層如是,
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自己的風光之上。

但是這個世界一直在轉,
別人會做事、會進步,
韓劇會更好看,演員會更有技巧,
包裝會更吸引,技術會更高,
人人有更好的發揮與機會。

香港呢,永遠都是老調子,
一味靠老本行,還要所有的香港人都跟著倒楣。
其實正是這班特權階級,毫無社會意識,
也根本不以香港為家,其短視荒謬得難以置信。
眼看這城市敗象一早已呈,
看著的還是自己怎樣站得住腳。

有一天這城市破落得無法再住下去了,
拍拍屁股,連你的身家也一併拿走掉。

終於有一天這種邪惡會報應在他們身上,
就算不是像大陸的霧霾那樣立即毒死,
即使他們最終安享天年,我們所相信的上帝,
一定會向這種不知悔改、以剝削人引以自豪的人討債。

Wednesday, March 12, 2014

失而復得

自從見過杜耀明教授之後,受感動,真的要多點動筆,少點面書,專業一點對待自己的工作。

王維基的事件,是悲劇,心情壞透了。可是,也有很強的決心,更確定這個堅持是對的。這個時候基督徒能做的,是禱告、站穩、盡忠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上帝所愛的人與地燃燒,宣告我們永遠只效忠一位真正的掌權者。

今天把失而復得的相機拿回來了。這害得我一兩天團團轉,從谷底到天堂,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山地說得對的,重新得到它之後,我是倍加珍惜,永遠不敢將相機跟背包分開攜帶了。

記得當沒了相機那一下,向同工和C解釋,原來我買相機,是希望自己多訓練獨立採訪的能力。遇上感動的人與物,希望可以按感動去捕捉和解讀,希望做的東西更能夠表達出來。

這個相機用了幾個星期,已經幫我記錄了地區報分享會,馬屎埔收地,神學家的專訪。算用得很積極,它是很可靠的同伴。

遺失是我的疏忽;如今上帝把相機留下來給我,我是不會辜負這白白的恩情。還有家人和很多朋友的安慰,我會一一記念在心中。








Friday, March 07, 2014

溝通

對抗電話慾望,是為了鍛煉專注力。

這是一部後備機嗎? 不,我把本來的電話換成了沒有電話咭的微型平板,然後將電話咭塞進了這部200元的電話。真的無聊至極。

對,它叫電話,或者有名有姓,Nokia 105,其他甚麼都不是。沒有相機沒有上網沒有MP3。順帶一提,這部電話在剛過去的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4年度大會上奪得大獎因為它的超低價、超輕量(75克)、防水、超長待機(35日),有利於電話於第三世界普及化。有網民形容它將會成為另一部神器3310。

我將兩部電話並排放着,問自己,其實哪一部才是為溝通而生?

縱使Galaxy S3可以用Whatsapp, Wechat, Line, Facebook……但是那一切其實是為了可以代替打電話,即使電話某程度上其實更有效,更快,更完整。要溝通,其實可以好平。

另外是無法再忍受永遠可以上線的誘惑。Message always well received.永遠吸引人去看。這麼多年,我發覺自己的專注力和看書工作的時間都被分解的很嚴重。

我從第一代ipad開始用隨身上網計劃,當時說,好想體驗一下可以隨時上網對生活的改變。現在我想是有一個階段性的判斷了。其實都不是改變了什麼。有是過癮,沒有會感到disconnected的恐懼。有時你都不明白為什麼online是那麼重要。

不再隨時上網,是為了給自己創造空間。空間,我說了很多次,原是別人給你創造了你才有;空間不容糟蹋,要珍惜、要創造、要開拓,為了更重要的理想。為了看書,為了休息,為了思考。

看,不用上網,我在車上寫好這一小篇了。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遺憾

你問遺不遺憾,答案是很老實的,當然遺憾了。遺憾到不得了。

但從爭拗,到妥協,失落,自我檢討和安慰,到無法面對,去找輔導員,從高低起跌,我覺得自己已經沒什麼可以再做得更好的了。

我知道我並不完美,而且太軟弱,但算是為己為人盡上了全力,做到自己應該做的東西,弄到今日這田地,失望,但也只能夠接受現實。

我也覺得,自己總算沒有虧欠人。或者從這個角度出發,其實也不能說自己遺憾。我就只有這麼多,全都拿出來了。

Sunday, February 23, 2014

人之常情

是的,很久沒有試過這樣失望了。就像突然被宣告生病的人,發現自己某個未來,從此失去了。被綁住手腳和眼界的記者,做起來還有什麼意思?我是覺得動力和士氣跌了大半,即使後來獲贈相機當補償,一剎那的甜過了,那一大片的痛,擋不住。相機有什麼用?人動不了身,被圈養住,你拍的,都有盡頭吧。

是很強烈的不甘。很多事也是這樣:你給我空間,我一定很努力,也相信自己有再走前的能力;現在這樣無理地封閉掉,我不甘心。

我從來都知道空間本來就不是應份有的;自從日嵐出世之後,我就認清得到不同人的幫助,我才有機會返工,才有機會做喜歡的寫作。原本這些空間就是十分脆弱的,可以突然失去的。所以我好努力生活。但到那一刻真的來到,我估不到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的苦毒感。為什麼別人能有,那麼人之常情,自己竟然沒有?為什麼是我呢?

我是很努力去調較自己適應當下,對未來抱點希望。但調整了別人的情緒,我真的沒有力幫自己了。我真的很想休息一下,讓自己靜一靜。我希望能夠再打起精神來,我很拚命拉住自己,不要沉下去。不要告訴自己無用,不要告訴自己這就是一世。

我知道很多「不應該」……可是,這刻我需要的,不是這些。

上帝啊。我知道限制在你心目中,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想不通,求你告訴我。


PS 寫完之後,上帝彷彿讓我想起一本書叫Who moved my Cheese。誰動了那塊芝士是不知道的,或者不是重點。重要是我們在唉聲嘆氣,還是動身找新的芝士。老土的道理。心裡卻受用了。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14

趁還有

趁還可以在這裡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貫注最大的專注力追求最高的質素,這樣我才對得起這幾年。我是不斷這樣提醒自己。

Sunday, February 02, 2014

虛浮

年三十,花市。
年初一,花車。
年初二,煙花。
年初三……

新年好,因為是大家奉旨休息,
跟家庭團聚,吃得好玩得好。

但是,愈是在不安躁動的歲月中,
新年就愈有粉飾太平的感覺。

花市,仍然是製造大量不必要的垃圾,
花車,仍然在掩蓋歡樂背後的憂患,
煙花,仍然在燒大量的金錢。

一切都像往年一樣。
就是因為這樣,你才發現,
大部分的人是沒有醒覺的。

做對世界有好處的事情,
畢竟都是沒有太多人著緊的。

看著梁振英的賀詞,
你不覺得新年的快樂很虛浮嗎?

Sunday, January 19, 2014

流轉


我想,這次靜修營沒有我想像中的清徹寧靜;
我還是偷看了手機,還是偷溜了去吃公仔麵早餐。

不過坐在懸崖的邊緣看着大海,
卻仍然有效地把自己的鬱悶釋放。


講真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做人要趕得這麼快,
能力要如此的到位,識見要如此的寬廣。
雖然面對社會發聲成為工作的使命,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是要搞清楚,究竟我是為了世界的好處而活,為了自己的好處活,還是為了基督的好處而活。

自從開始看《和平的國度》之後,
或者說是自從上褟智偉的公共神學課之後,
就開始不停地思考這個問題。

跟世界走,要走在最尖端或許也是可理解;
跟基督走,不一定啊。

其實我很喜歡做家事的,
我可以不工作,回家打點一切啊,如果家裡不缺錢。
雖然如果有人繼續湊阿仔就好了。
還想繼承媽媽的廚藝。

我是覺得生命的設計,
本來不應該這麼著緊將來是什麼成就的。
畢竟是枝節啊。

但尊重、認真,我是看重的,還比之前更看重。
當我時間特別少的時候,我就希望自己做每天做事要對得起那件事。
用心做那件事,表示我擺上了最大的尊重。
做家事,要很用心,把每個部分都打理得舒服;
照顧家人,要學懂專心,擺放時間,因為感情是從時間提煉。
工作,佔去最多時間,享受著仔細把事情抽絲剝繭的艱難與滿足,
聽到台灣的朋友說書誌是華文社會難得的創作,
滿足地把使命扛起,可以的話,用不才的身軀和腦袋推進著,
年複年的練習,漸漸精於流轉的筆觸,用令人享受的方式記錄社會。
很希望有這種耐心與細緻,就像那個《鴨去京都》的酒店老管家,
讓時間成為最好的夥伴。

經過2013的平靜和沉著,
到2014,我是覺得自己外表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心思是幼細了一點,面容是隨和了一點,
堅持的東西是改變了一點,好像開始知道方向的傢伙。

聽說多做一年就可以取一個月的安息年假,
我是希望先在這一年,為中年的路向思考做一點基礎的準備。
早一些開始,慢慢地行進。

有很多事我是開始沒那麼多所謂了,或者我是開始抓到真正有所謂的東西。




Thursday, January 09, 2014

學習

「咁你打算做呢度做到幾時?」

問這個問題,以往是自己,之後是家人,接著是朋友。

「無呀,我覺得一日看到自己有成長,沒有走開的需要。」我通常是這樣回答。

「我哋三十幾歲囉喎。」朋友說。很有趣,本來還未出現的重點,在這裡止住了。三十幾歲係點?奮鬥期呀,事業期,建功立業,仲未學夠? 我們都明白的。

其實我已很幸運,恩典爆棚了。我有工作,可以養活自己,其實一個人做的貢獻,跟回報不一定拉上正比。我想說的是,不要以為今日拿的名與利是理所當然的,也就是說不要以為賺錢少等於沒用。

你收入高,最多表示你在社會的財富分配系統上有其位置與價值。

我夠用了。

我始終是喜歡每日有成長的感覺。知道自己走在心裡的聲音上面,也堅持希望兒子這樣長大。工作的地方,能感染自己,也有讓自己分享和實踐感動的群體與機會,我真的覺得是對的方向。

「我做人沒有目標,但我有方向。」泰迪羅賓的訪問對我是當頭棒喝。不用目標限制上帝的召命,堅持走對的方向,壓力就會舒緩。

最近努力攻打自己剩下那牢固的事業觀。其實真的不必有一個愈來愈高的位置,而是要明白一個位置的意義是甚麼,對別人的服侍是什麼。不適合性情的高位不應該追求,因為要追求的是整體的好處。不同的位置可以提供不同的權力,但要做某些事不一定要到那種位置。

讓才華不同的人承擔起合適的崗位,才是合宜的見證,這是一個群體和一間機構的分別。而學習,是不會完的快樂與滿足,在三十歲以後停止,人生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Under the Black Suit

終於回來了,這可是我寫得最久的一個 Blog 站。早前因為無法再進入,一度升起寫過的東西無法再取回的恐懼;之後擺下了,過年後回來,終於的起心肝,重新找進來之法。其實也不是困難,一找就找到了。 生活往往就是差那麼一步,一口氣,可能就是一年。 網上寫文章的困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