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3, 2012

信心。


記得在孩子去報考幼稚園的時候,
C顯得特別擔心。

「沒有辦法。你心裏當然想孩子愉快學習,有個輕鬆快樂的童年。
但是身邊會有人跟你說:『現在不讓小朋友好好適應教學模式的話,
上到小學,他追功課就會很辛苦。」

現在不少幼稚園和教育機構已經開了幼童升小的所謂銜接課程。
而事實上,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力谷孩子的學校,
尤其是一些標榜極注重兩文三語(甚至有聽過學西班牙文的)、
常設外國人和普通話人駐校的學校,
幾百人報名爭幾十個位,是疏希平常。

如果幼稚園的辦學團體跟名校中學一樣,
就會引發大規模的排隊潮。
某一兩間這樣的幼稚園,
數百家長通宵排隊等取籌,聽說可以炒到300元一個籌,
勁過排iPhone。

以往常常跟你天南地北有傾有講的家長,
去到真箇要選擇在哪裡下筆報名的時候,
可能就會發現他們畢竟是害怕的。

有些會連續報十多家幼稚園,然後替孩子進行好面試訓練,
每一間的面試,當仗一樣打。

真的堅持要愉快學習的人,比紙上談兵的、比你所想像的,
絕對要少好多。對,你早預期同路人會少,但結果是更少。

「我常常害怕不能給阿仔最好的,負了他的將來。」C說。
我知道她想孩子好,但甚麼謂之好,去到關鍵位,就會動搖。

因為動搖,就要準備充足。準備充足,就期望結果一如所願。就是這樣簡單。
就是這樣簡單,所以孩子一定知道。
從最明顯的祈使句,到最不起眼的神情和瞳孔變化,
小孩都看在眼中。

他知道有人對他有期待。
期待,帶來重量,也帶來壓力。

愛父母的小孩,心裡也暗暗希望自己可以滿足父母的良好願望。
可惜決定權不在他的手裡。
我聽說過,有孩子問他的父母:「為什麼校長見我後不能去上學?」
被揀選,被拒絕,可以從一兩歲就開始。

我們其實不想他這麼早就入幼稚園,
更不想他去什麼面試,面對殘酷的現實。
但,老人家都會累,有什麼辦法?

有很多事,不是選擇與否的問題,而是環境迫人。我明白。
因此,我只能替我的孩子預備一件東西。
就是我的信心。

這件事我在整個面試的過程中,
有很深的感受。
那種很深的感受就是對結果沒有特別的感受。

在面試過程中遭遇的種種,
有鄙視的、有好奇的、有欣賞的、有懷疑的。
也有各種後續的思考。
但我發現,自己並沒有擔心過這小子的將來。

我發現我對他是有信心的。

信心不是說,我對你可以考入這家幼稚園有信心;
或者說,我對你可以完成考試要求有信心。
而是說,即使他面試不成,入不到什麼好學校,
我都不會在跺腳,不會垂頭喪氣。
從他最喜愛的笑容,每一天在學習的成長,
每一個奸詐的笑容或者迷茫的眼神,
也許我已經看見從上帝而來最亮麗的成績表。

他每一天是如此努力地在適應世界。
為什麼這個過程,最終要被一間學校的面試來衡量、評價,甚至否定呢?
學習是如此自然而然,而且又是如此充滿盼望與力量,
教育就是要在他後面推一把、兩把,讓他更滿足,同時也更有動力去知道更多。
他還要學習如何透過品格培育把學習中的雜質除去,
為的是讓自己的熱情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當你想到這裡,發現孩子早就已經在父母面前給了成績表,
一定會強烈地詰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因為學校的面試和評核結果對他失望?

我好想一直記住這張成績表,
尤其是在他要留堂、被記缺點、考試滿堂紅、讀書不成的時候,
希望自己仍然記得,他出廠的時候是那麼充滿生命力,
那麼天不怕地不怕,那麼單純而快樂。

然後我要提點他、告誡他、教訓他,同時,對他仍然抱住不死的信心。

你問,這種信心存在嘛? 我肯定它存在。
而且它不是來自世界,而是來自上帝。
但可以做到嘛? 我真的不知道。
我更知道不是每個孩子都健康健全,生活幸福。
我想不到如果自己面對的是殘障的孩子、智障的孩子,
天生就難以適應和探索世界,
還有沒有這種說話的風骨。真的想像不到。
或者我整個的思考方向都存在了太多死穴。

但我很想自己肯定的是,信心是一件簡單的事。

就是這樣簡單,所以孩子一定知道。
從最明顯的祈使句,到最不起眼的神情和瞳孔變化,
小孩都看在眼中。

他知道有人對他有期待。
期待,當沒有標準答案,所帶來的重量,大概就是自重。

我是這樣禱告著。



Wednesday, November 07, 2012

實事。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這種想法,但我覺得很多人都不是在做實事。

最明顯的是達官貴人。
我常覺得,其實如果一個地方願意不過份偏坦私利、不為權力服務,
只單純地為了一個地方共同的好處去打併的話,
很多問題都可以輕易解決。
就好像龍尾灘,係都要起一個游不了水的沙灘,只是為了那地方的地主鄉紳。

把問題收回來一點,個人自身,
每日都是開會啦、傾野啦、Facebook啦,其實真的很浪費時間。
有不少事諗住用開會的吹水來應付。
但其實掃Facebook可以給你一些新資訊、彼此聯絡之外,真的很沒有生產力。
很多需要用時間累積去鑽研和實踐的事,都沒有了空間。

講返教會啦。道理我們真的講好多,
但做起上來,我們往往是一根指頭也不願動。
學耶穌坐言起行,關心一下弱者,
我們其實都沒有心機,沒有時間,但我們有時間在Facebook評論一下給別人多少人情的問題。

很多很多。我漸漸覺得厭了。
以前很想做一個空轉的研究,看看這個社會上有幾多東西在空轉。
從廣告、政治、教育、生活、信仰。

重看又重看《屬靈操練禮讚》,始終被第一句吸引。
Superficiality is the curse of our age.

我打這行工,沒有辦法脫離Facebook(事實上我也覺得這有它的好處),
我只能夠進一步再提醒自己,怎樣學習去做實事。

再三突破自己心中的魔鬼,靠的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只能是上帝的感動。

Thursday, November 01, 2012

Buy time

Buy time 這個說法第一次聽,是我一個事業型的舊老闆。

有一次跟她從公司出發去開會,遲了出門,就乘的士。她說:「乘的士比較貴,但如果可以Buy time,我覺得都值。」

這句說話刺耳的原因是,由細到大你只會聽到「寸金難買寸光陰」;有一日突然有人跟你說:不是啊,時間可以買,只要你有錢。

所謂的人生智慧,被商業原則擊倒,你說是不是很令人沮喪呢?

可是我往後好幾年,其實都常常搭的士。除了真的很有需要,其實不少時候都是Buy time的心態。

我也明白,其實很多消費都不一定需要。只是我們不懂得慳儉一點吧。

時間也是一樣,也是商品,也受消費主義的利用。


Under the Black Suit

終於回來了,這可是我寫得最久的一個 Blog 站。早前因為無法再進入,一度升起寫過的東西無法再取回的恐懼;之後擺下了,過年後回來,終於的起心肝,重新找進來之法。其實也不是困難,一找就找到了。 生活往往就是差那麼一步,一口氣,可能就是一年。 網上寫文章的困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