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8, 2010

留不下



最舒服的人生就是,
你心中留不下一點秘密。


做的每一件事,無事不可對人言
你每一件事,都可以心安理得,解釋出來,
那就叫做清心。


你心想的跟你做出來的,
裡外一致。
不讓自己的人格分裂。


看得到、說得出自己的性格限制和短處,
不要做連自己都覺得虧心的事,
那就叫做謙卑。


最舒服的人生,也就是願意由上帝去承載,不讓東西沉積在自己內心的生命。


是不是這樣呢?
讓我們用點時間去引證吧。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以沉默應戰


很多事情我其實都估到。
我不作聲,但我能看出來。


但這個時候,
窺探真相的本身,就是一種難以抗拒的欲望。
這好像是從上帝而來的一個考驗。

輾轉反側想了一晚,
最後我決定仍然以壓抑的沉默來應戰。

我會記住,這一刻的自己仍然是信不過的。
而這樣做,正是為了走出那個困局。


沉默,是冷靜,是專注,也是自省。
現在不過是個開始。



半年後的世界是怎樣的?
我們只能坐著,
慢慢觀看上帝的作為。


Friday, November 26, 2010

光線


這陣子,我常常覺得





陽光的光線射進來
會帶給人希望。

存在


暗黑中的記憶


閉關的第一個星期,我把博客封鎖起來。
感覺自己的思考系統完全崩潰,想的任何事、說的任何話、寫的任何字,都不再值得相信,而且充滿忿怒。
每一件事都將自己打倒。
為了不讓無辜的人受害,
也不讓自己受其他人的干擾,
我選擇沉默。

※   ※   ※


星期二,回家的路上
我質問上帝:
如果你真是愛我的,
如果你不忍心看着我死,
你給我一點證明,證明你有存在,
證明你知道,
證明你的愛存在。


十分鐘之後,在沙田天道,
我接到她的電話。
由訴苦變成吵架,
由吵架,變成將積壓在心中的鬱結全部爆發的機會。
談了半小時,像說了一年的話。


她出奇鎮靜,明白了我,也放開了自己。
收線,我對上帝說,
你的心意,我收到了。


「上帝真的在──」
這就是事情的契機,
也重新成為生存的動力。
山地的媽媽過身了,我慶幸自己那天有去探望她,為她祈禱。願在天家安寧。


※   ※   ※


星期三,一個人
想靜一靜。
是旦上了一架巴士,
最後去了勝利道吃東西。





去勝利道,因為夠靜。
吃得很開懷,也在想很多事。


走在冷清的街道上。
我面對自我設限的孤獨。

※   ※   ※


星期四
事情基本上已經平息得七七八八,
但我不放心。
我信不過自己。


我打算至少給自己半年時間。
沈澱。


我需要生命中最徹底的改變。

Monday, November 22, 2010

暫停

是有說不出來的話。

我需要一點時間,暫時不再寫文章了。
謝謝你有聲無聲的慰問,為我祈禱就好。
不用特地致電。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捨棄,新的地方

每一次壓力衝頂,我都有一種想大鬧一番的感覺。
年尾,永遠都是那麼恐怖。

上帝給我的火燒著,
但同時,現實的壓迫像狂風,
正想把火吹滅。

不甘心,不情願這樣,
但心底的聲音又再一次晌起。

這一次,
我意會到要捨棄。

將身心靈合一、將工作與生活合一、
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合一...

這就意味要丟棄會讓目標分離的東西。

我並不知道要等多少時間,不過,
想好的東西,還是要立即去做。

對不起,我並不是萬能,
還相當地軟弱。
我只能因著我心底的感動,
做我可以做的事。

來年,先捨棄一點,
慢慢,再希望找到接棒的,
送出去,

我要往新的地方去了。

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提醒

老師上堂時,是這樣提醒我的:

「你要彈好一首歌,不能夠只按你自己的慣常的熟練程度去做,熟的部分彈得快、生疏的部分彈得慢,這樣你會失去整首歌的拍子和節奏。歌是唱不出來,別人也不能配合你的。所以,很心急地想達到那個速度和效果是會弄巧反拙的。」

「你某部分生疏的話,先集中練好生疏的部分。從最慢的拍子開始學起,掌握了,再慢慢加快。」

「bar與bar之間連接不順暢的話,將拍子調較到可以按住拍子順暢地彈的速度,迫自己從最慢開始,重新適應緊跟拍子與節奏。在慢下來的同時,一邊按,腦裏也要先想好下一步要怎樣做,你才有足夠的準備去做連接的功夫。讓心想的和手作的協調很重要。彈的時候,還要留意自己每一次的按弦手法,要堅持做靚每一個手法,才繼續下去。」

「練辛苦了,來,我帶你夾一夾。玩下罷了,不用那麼緊張。」

這些話,對我來說,不只是教學。

我覺得生活也是這樣的。



Sunday, November 07, 2010

十二味生活設計

 
image
(圖:mocabear.pixnet.net)

書背簡介
日本在生活設計上,追求本質和簡樸之美,重視實用與人性的部分,從日本的自然景觀與武士道精神可以瞭解到之間的關係,瞭解更多後,也更能去欣賞這個國家的美學。

這本書所介紹的,都是我自己十分喜愛的創作者。這十二組創作者的創作領域涵蓋了食、衣、住、文化等各個層面。他們共同的特色都是低調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不嘩眾取寵,不追求流行,甚至不接受主流媒體採訪。但是,他們的創意與思考方向,在業界都是先驅的代表。更值得學習的是,他們的設計都不只是為了表現自己而已,如何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利,內在更加豐富,才是他們創作的原意。

這本書,從書展特價買來,很便宜,沒想到這麼好看。

它不算是一本介紹設計師的書,也不是一本很高深的design book。但十二個人都有著共通點,也就是簡介說的,對自己喜歡做的事和生活格調的堅持,而又能夠從中創造出很舒適的產品。不是自認有型有格、長了大鼻子那一種;而是很貼近平民化的、很在地的在默默工作著。

最喜歡看其中一個小小的「About my life」Q&A環節:
1. 一天的時間大概是怎樣過的?
2. 喜歡的書是什麼?
3. 工作的時候喜歡聽什麼音樂?
4. 喜歡的電影是什麼?
5. 你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6. 接下來想做的是什麼?
7. 當工作上有瓶頸時,會有想去的地方嗎?
8. 你喜歡去哪些地方?


我喜歡他們的不同。他們喜歡看的聽的,我不認識,但不會是高深莫測、人有我有;不會緊貼時代、寧濫勿缺。事實上,他們的favourite choice,很多都是老書老歌。不要求自己永遠跟時代接軌;不強迫自己當夜貓子工作。當我們覺得跟不上時代會被沖去,他們用自己對眼前工作的專注,讓潮流一直向前的時候,卻愈來愈多人反過來珍惜他們的存在。

他們的生活未必引領住時代,卻也頂住了時代,很可貴。

image






  夫妻檔手造傢俱 TRUCK
「他們甚至把自己的家當成樣品屋,讓客人感受家具用在生活的感覺。『我們想要做的店,是在一般住宅區的街坊巷弄,跟大家的生活很接近的家具店。』」




image服裝設計師皆川明
「設計的重點不是東西的外在形態,而是使用它所帶來的幸福。幸福不是擁有多少經濟能力或擁有多少東西,而是在自己活著的這一天當中,是否發現新的自己,是否感到活著實實在在。」
「我希望這些衣服可以穿三代。衣服穿久之後,或許有些磨損的痕跡,但我所縫製的方式,當裏布的顏色若隱若現透出時,又會呈現出另一番風味。」


image image image
書籍設計師 Seki Yurio
「從書的封面、腰帶到封口,前頁的部分都像是巧克力盒的包裝一般,一層一層掀開之後,最後才進入內容部分。這中間的過程,是一場視覺盛宴,讓人無比享受。『把封面上做好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特別重視的是細節的部分,如書的折口以及翻開後的前幾頁部分,讓書看起來像個非帶回家不可的禮物。』」


image
 陶藝家大宰久美子
「多數日本工藝家的作品,通常都在實用為基礎出發,省略不必要的煩瑣裝飾,用造型和材質之美去表現。作者需要不斷內化、精練自己的身心,才能用最簡潔的表現來表達所有。大宰久美子也強調說,自己所做的陶是用來使用的,而不是用來裝飾的。」


image





 大阪設計團隊 Graf
「豐富生活」─「以盡量少的道具來生活,從人的基本需要來設計道具,就能設計出讓人生活便利、長久想使用的道具。這樣一來能減少資源的浪費,也可以符合設計的意義。」



image





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松浦彌太郎
「好的創作是正常的部分要佔百分之九十,不正常的要佔百分之十。『花森安治時代的《生活手帖》其實也是有很多非常態的部分,比如介紹烤土司,雜誌就實驗了六十種的方法,也就是這樣才變成一本有趣的雜誌。而後來大家太認真想做出一本一般化、受歡迎的雜誌,才會讓雜誌變得愈來愈無趣了。』」



image
 平面設計師‧藝術指導菊地敦己
(青森美術館視覺辨識設計、咖啡廳、音樂、出版、展覽企劃)
「一開始要集中一線去作,把那個部分做的很好,變成自己的專長後,再發展其他的,就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事物背後的哲學都是相通的。設計,就是背後藏有深遠的意義,但用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出來。」


Saturday, November 06, 2010

結他課

手指按到發脹,拉到抽筋

彈極都彈不到的音符

按極都不動聽的和弦

跟極都跟不上的拍子

老師說「慢慢來」

我的眼一陣熱

眨了幾下,控制住

咬住牙,繼續。

走的時候,冷風一吹

雙眼很涼,我明白

那畢竟是淚。

去買個麵包吃

一邊咬,一邊走

我跟自己說


這一刻,我一世都會記住。


Thursday, November 04, 2010

只留住小小的觸動

自從放棄了單鏡反光相機,轉用Canon G11,被它的強大功能所「累」,連手動模式也費事用,索性一個 auto 走天涯,反正效果不錯。

之後也很少為攝影而外出。我明白,這部機勁極,都有它的限制,而且限制一定比之前的多。連帶,我對攝影,都有了新的態度。

自從有了單鏡機,去旅行都是機不離身,相機的眼睛等於我的眼睛,有什麼好景色一定要搶拍下來,有什麼千奇百怪的東西總不可錯過,拍一千張,總該有50張是見得人的佳作吧。這樣下來,年終拍了一大堆,連翻看的機會也不多。

今天,器材降級了,一些太難拍攝的時刻,也放棄了。

與其力挽狂瀾,不如不想太多,用雙眼、腦海去留住這一刻。輕輕鬆鬆的。

上星期跟C和她的家人到長隆旅行,我的想法是,只遇上觸動自己的畫面才構圖、拍照,環境太困難的,太倉促的,由它去吧。像酒店對面蘭州拉麵店的維吾爾叔叔、動物園的小火車之旅、甚至於晚上最精彩的馬戲表演,都決定放低相機,盡情感受。放低了某些堅持,也另有得著。

全程影相不到100張,選出來的也只有25張,不到一筒菲林的數目。

有幾張自己喜歡的,已經好不錯了。

37124_449532887978_781422978_5418014_8092255_n  33449_449533202978_781422978_5418035_1786030_n
 33713_449533042978_781422978_5418023_7207313_n  75771_449533322978_781422978_5418044_3372528_n

Under the Black Suit

終於回來了,這可是我寫得最久的一個 Blog 站。早前因為無法再進入,一度升起寫過的東西無法再取回的恐懼;之後擺下了,過年後回來,終於的起心肝,重新找進來之法。其實也不是困難,一找就找到了。 生活往往就是差那麼一步,一口氣,可能就是一年。 網上寫文章的困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