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2, 2010

騎劫和道德妖魔化 / 說政改

坦白說,對於社民連,最近我是愈來愈感到不對頭了。

不到一個月前,司徒華、張文光、何俊仁等等,還是在維園和我們一樣手持燭光,為中國爭取六四平反。但今日他們被社民連打成「民主的叛徒」,這對於眼前跟我們一起爭取了二十多年的幾個人(還有一個是因為肺癌而苦苦支撐住的老人)來說,是不是太過武斷了一點?

我討厭單一口徑、非友即敵的態度。很久以前在學生報時代已經不耐煩,搶去了道德高地的一群人,就會鼓動人支持他們的立場和行動,而意見不配合的就被視為不合作、退縮,因而被蔑視,甚至標籤。事理可以討論、可以反對,但將對方(甚至本來是戰友)快速道德妖魔化,完全是抽水行為,不比建制派的任何人偉大。正如我又能否視他們的行徑是政治動員,是為了搶走民主黨龍頭位置的陰謀鬼胎? (雖然我不想相信,但我的確是愈來愈有這種懷疑。這種懷疑跟說民主黨是叛徒,在邏輯上其實差不多。)

再說,「民主的叛徒」、「賣港」,這跟文革時代的「黑五類」有什麼分別?

我也討厭被騎劫。516的公投,本來我就不喜歡,但是因為「為普選而投票」的道德告急呼籲,我還是被迫投了票,選了個大專生。自從那時開始,我就對社民連的正義騎劫策略懷了戒心。最後公投有50多萬人投票,但的而且確只有17%的人投了票,足足不見了差不多100萬人,那50萬當中,還有一部分是視之為補選,只是盡其公民責任的,那種騎劫也都算了。現實是市民主流意見是不喜歡這種形式的「玩嘢」。但搞公投的人如果只是想,「我的做法就是最對,你們這種市民真是無可救藥」,就當我們是無可救藥,但老實說你也只是服務自己的道德理想而已,看不到大部分人的願望──也就是民主原本的實體。

今早K說,香港人配有哪種程度的民主,畢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香港人的素質、性格如何,就會有一種怎麼樣的結果,我是認同的。就看你認為的民主,是一種道德的理想,還是尊重市民大眾的選擇吧。

然後說說我對政改的想法。

道德高地、政治理想,有些是需要堅持,但政治當中也有講求談判的成分。六四、維權,那些是關乎人命、原則是有底線退不得。但說政治改革,從來是不同階級的人去妥協的結果。政府的原方案是爛,因為它的意圖很清楚,就是要不讓民選的成分有任何機會蓋過特權或建制成分。一日沒能夠打破這種平衡,民意都難以成為影響政府的主流。而改良方案將民選的分佈基本由35:35 改成 40:30,就算你說區議會是由建制派控制都好,但並非不容許民主派參選,因此,將來立法會是否真正能夠具強力的民意基礎,關鍵還是在於市民的選擇。

相對於無法定性的公投,2012的立法會選舉是一場正式的民意角力戰,需要由市民走出來決定新一屆立法會的組成,如果泛民能夠成功搶灘拿到30席以上,甚至貼近35席的半數,證明民心希望泛民擔起改革議會結構的重任,那麼,2017年的政改方案,談判籌碼將明顯比現時的23/30高得多,無論中央還是政府,都不能對泛民的要求嗤之以鼻。這是建議改良方案的學者所思考的一整套個路線圖,而不只是一種討價還價的結果。至於能否真箇搶到那麼多席,又是那一句,還是尊重香港人的選擇吧。

我明白,抗爭是一件很浪漫又悲壯的事,我們也曾一起走過7.1和6.4,但也要明白一個事實,連2012的討論在有民主成分進展的情況下,都以抗爭落幕,實在無法想像,2017的決定性討論,可以怎樣開展,又怎樣落實。現在人人都講要求有普選路線圖,但我們永遠都只是要求北京突然精神分裂,送一個完美符合你要求的決定出來,卻沒有思考我們自己爭取民主的路線圖。事實上,除非中國政權有變,否則,你會預期這種沒有溝通餘地抗爭可以有實際的成果嗎?

事實上,容讓我大膽猜想,如果只堅守一個做法的人,他們的想法是否在2014年之後發動一次革命? 或者只有大型的群眾運動可以逼使情況改變,但我們的社會,似乎根本沒有這個資本與能耐。

我理解社民連和很多較激進的群體的想法,也明白政治氣候的鬱悶是成為激烈抗爭的導火線,最大的源頭其實也是政府一直以來對民意的漠視。但我個人覺得,與其繼續敵我分明的抗爭,不停地彼此標籤,自己設計爭取民主的可行策略和路線圖似乎更重要。我們不能夠完全不考慮實際,卻永遠享受道德高地的快感,卻把責任都拋給實際在研究可行方法的人們。

7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由於身份敏感,所以我只能以無名氏留言,請見諒!看罷你對政改的回應,我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持平地看政改。這陣子每次看新聞的時候,心裡傷痛!看見社會為了爭取各自演說的「民主」,成了兩極,甚至很多極化的爭拗,看見80後、90後,成了政黨的棋子,心裡很替他們不值,他們本來是愛社會愛國家的,但卻因政制問題,被推入激化的思想裡,作為長輩,沒有給他們客觀思想的培育,只為了一己之私,美其名為民主傳承,但只是傳承他們的思想,沒有把他們帶進正面而積極的思想裡。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不斷打壓其他人。這實在已到達蠻不講理的階段,如果再惡化下去,真是不堪設想。

Anonymous said...

你暗示支持民主黨的方案,就唔好扮持平多角度.

民主運動形勢大好 said...

筆者上周提出一個觀點,認為泛民主派成功分成兩翼,靈活性大增,三黨在政治光譜上的相對位置拉開,合理化了,能推出不同的民主政治綱領、政策和策略,供應「政治市場」上泛民一端的民眾內部政治需求,故此形勢大好,不是小好。

傳統智慧認為「泛民沒有分裂的本錢」,但這個看法只在最基本的層次正確,在策略性的、具體運作的層次,卻大有問題。別的不說,從前泛民群眾投票要配票,效果不好,何秀蘭一度「出馬」失利,便是例證,皆因各民主黨派提供的「政治產品」太雷同,派內各黨、各參政者之間的異化不夠故也;換句話說,當時的民主派太團結。

和和氣氣地團結,給泛民群眾的感覺良好,但實效一直不彰;去團結而趨異化,反可逆境求勝。從五區公投到最近的政改一役上看,此結論更為清楚。民主派分成兩翼之後,港人意識裏很快普遍確立了一重要論述,那就是「當權派不讓步,香港社會無可避免激進化」;這個論述已經、並會在今後產生強大作用。

民主黨向中間移動

然而,要確立這個論述,單是社民連激進化,還不夠說服力;到後來,連一個根植中上階層的公民黨也激進化了,社會大眾才看清政治形勢,統治階級才感到事態嚴重,知所應變。民主黨方面,也正正因為公社兩黨激進化,它才可向中間挪移而不再擔心在「友好競爭」之中失去部分群眾;它一旦向中間移動,便取得與中央談判的回旋空間,逼得當權派讓步。

民主派演化出兩翼,主要是通過五區公投完成的,社民連功不可沒,其他兩黨亦各自作出恰到好處的的反應;期間,雙方齟齬不絕,當會令泛民群眾擔心甚或失望、反感,但筆者認為,客觀而言,那不過是「產品異化」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不能避免,因為群眾不一定能接受理性異化而須動之以情,故民主派之間的罵戰縱使難聽,也並非絕對壞事。上述異化過程不靠共識,卻天衣無縫,因為有「政治上的無形之手」在運作。

政治競爭的內涵非常豐富,但其結果是否一定最好?就實現香港真正民主雙普選而言,以當權派接受「區議會改良方案」為標誌的六二三階段性結局,長遠是有利還是有害?這是關鍵問題,筆者有如下看法。當權派一方有兩股勢力,一是是北京的政治力量,一是本地資產階級,兩者大處不盡相同卻有互相利用的餘地,其他當權派陣營中人,都依附在這兩股勢力底下,有些是一身事二主,包括特區政府一些高官及部分傳統左派在內。

筆者分析過,當權派之中,最堅決反對政改即最反動的力量,不是北京而是本地資產階級,其基本立場之一便是凍結現有功能組別,不僅反對民主黨方案,連特區政府提出的區議會小圈子互選方案也絕不支持,因為對他們而言,今後最理想的結局便是政改永遠原地踏步;至於西環,觀乎其近月的行為及言論,概未與中央保持一致、「轉軚」最慢最不情願,則其為本地資產階級糖衣炮彈所收買,十居其九。「區議會改良方案」獲中央接受,輸家便是本地資產階級及中聯辦。衝垮此路障之一角,是民主黨近月努力成果之一。

其次,由於中央已決定直接干預本地政改,泛民今後直接與之博弈,不能不注意中央處理香港政治事務手法的一貫特點:關鍵事上,言而寡信。八十年代以來,中央對港人作的重要諾言,包括「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七年起可以雙普選等等,一一落空,而挖空心思、扭盡六壬炮製出的新概念如政改五步曲(比原來多了兩步)、功能組別不一定違反普選原則等等,卻層出不窮。

事實上,中央政府的政治信用比起特區政府的更不如。因此,泛民今後作政改要求,要以「現貨交易」為主要原則;其他一切多年之後才兌現的東西,不太值得爭取,因為如果有「需要」,中央大不了不要面,來一個人大決議,承諾便化為烏有。

此次民主黨提出方案之後,在談判過程中不斷有所退讓,但退讓的東西說到底,現在都不足惜,因為都是要求中央給出的種種兌現期七年以上的「期貨」,如終極方案、路線圖、普選定義等;爭取而沒退讓的,卻是眼下這屆「立會新增區議會議席由三百多萬市民投票產生」這件「現貨」,可謂得宜。

與寡信者談判,一鳥在手,勝過十鳥於林。當然,便是這件「現貨」,中央要反悔還是可以,只不過言猶在耳,巧立名目不容易、政治代價比較大而已;最好的保證,還得靠全體泛民從不同方面不懈施壓,務求令中央貨真價實。

民主運動形勢大好

「區議會改良方案」當然只是通往真正雙普選的細小而不完全保證有所得的一步,其負面已由激進派深入分析,不必在此多說,但筆者認為,爭取成功了,重要概念意義還有兩點,俱不在於其本身:

其一,是讓「民主派為反對而反對」之說不攻自破。先是五區公投打出新局面,顯露了民情,特首面對此形勢,不得不與激進派人物認真對話,中央則更因此知道有必要審時度世,開展了與民主派溫和翼的談判。

如果泛民領袖都是脫離群眾、為反對而反對之輩,則最高權力認真與之溝通,毫無必要,何苦來哉?故政府近日的行為已反證,這些久被當權派誣衊的反對派,其實是一直以來真正最為民主建港而反對政治特權的社會精英,是光榮的反對派;當權派再要口不擇言,只能是自打嘴巴。

其二,是向泛民群眾闡明「泛民雙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大道理。此次民主黨及其盟友有所建樹,必須認識到,是客觀上有公社兩黨和社會上大批激進派作強大後盾方能達致的;若港人只有柔軟一面,共產黨會聽你的?

再打個比喻說,短跑好手預賽跑出了名次,應部分歸功那個只提供反作用力的起步器;況且,以後再要入圍進半準決賽、準決賽乃至決賽,還得靠那放地下沒跟着你跑的東西。故激進派這陣子便是批得猛、罵得兇,溫和派裏裏外外也別反應過度,反而是要對當權派惡意抽水保持警惕,及時作適度反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主席這句詩後面的典故,溫和派抽象繼承還用得着。

自五區公投至六二三,政治板塊挪移,民主運動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但今後還得靠各方出牌理性、精準,才可繼續有所斬獲。因為對手是強大、聰明、綿密的,而且資源豐富。

Anonymous said...

真係網上西人何其多, 問你......

人地係自blog說說自己對政改的想法又關你乜事, 加個"扮"字插人既可以懶高深莫測又唔使展述理據, 用 Anonymous 留言果然係好駛好用。by 大當家

Anonymous said...

回:Anonymous先生,為何你也是用Anonymous?
By你好假

Anonymous said...

我是June 23, 2010 10:14am 留言的無名氏,我想澄清,我唔知之後兩位無名氏是誰,我只留了第一個comment,其餘的都不是我呀!

你千祈唔好誤會我,我是有心想留言的,不是藉你個blog 做罵戰的。

peterpang said...

我每個留言都有很快看到,只是沒有特意回覆而已。我曾經打了個回應,但覺得這種短問短答,不知要拗到幾時,最後也費事動氣,有人覺得是扮野,有人覺得有理無理都好,就按各人所解讀的就好。我的思路會繼續在blog文內分享。

第一位請放心,雖然都是 Anonymous,但誰人搭誰人我心中也有些估量。不過既然大家叫得自己做 Anonymous,即是有苦衷,去prove也是強人所難,沒趣的。

事實上,分享這種政治問題的確是有壓力的吧,如果可以令你暢所欲言,或者也是一種正面的價值。

特別向大當家致意,果然有你的風骨!

Under the Black Suit

終於回來了,這可是我寫得最久的一個 Blog 站。早前因為無法再進入,一度升起寫過的東西無法再取回的恐懼;之後擺下了,過年後回來,終於的起心肝,重新找進來之法。其實也不是困難,一找就找到了。 生活往往就是差那麼一步,一口氣,可能就是一年。 網上寫文章的困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