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7, 2015

有種壓力叫硬食

搞得成,有壓力;
搞不成,有壓力;
說出來,有壓力;
說不出,有壓力;
其實怎樣看來都是硬食。

有人曾說不用擔心,
必定發生的事,憂心來把托。
但是始終會有個妄想,
終要來的時候,
不要那麼心傷。

Monday, March 23, 2015

因今天恐怕要工作到特別夜沒法見



最近在車上聽到這首舊歌,實在太應棍。
無奈呀,生活。

(雖然吳浩康變了過街老鼠)

這樣的話,或者我繼續努力,改變一下生活。
我要去睡了。

劣根性(續):責任感


昨天說到劣根性是透過忙碌自我證明,然後思緒像缺堤。尤其是在忙碌到快暈倒的當下,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一直是這樣。

有一個念頭不住在腦海徘徊:有一天我會拋低一切,從銀行拿幾萬元出來,拿起一個背包,就返大陸流浪。這個想法不是突然而起,而是累積了很久。有時甚至覺得,回來之後不如就隱性埋名住劏房,做一份能養和自己的工作,就這樣過生活。

(我想這當然是不會發生的。我不會拋低個仔。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衝動,我一直很想了解。)但是回頭一想,明白這原是一廂情願。最大的可能性是,我離開了,不多久,就覺得寢食不安,碌碌無為。

出走的願望源自壓力。壓力源自責任。我絕對是由責任感組成的人,我到這陣子才稍稍明白。

我的責任感,表現於對所在崗位的定位必要性。我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是應該做什麼的,有什麼不可以做,然後我可以在最大範圍負起責任。只有完成責任才會令人輕鬆。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喜愛安定,因為一個穩定的框架,我不用經常自我定位,來描繪自己的價值。如果有上司代為解釋責任,那就更輕鬆。

我的責任感表現於家庭關係。在家庭中我總是付出最多,做最多家務,大小事宜的籌算,去旅行的籌備等等,都是我一手包辦。也許我是不能夠沒事做,又或者,我只能夠透過這些大小事情,去確認自己有為這家庭付出,而非享受情感上的交流。

家裡的老公和爸爸、老家的兒子、雜誌社的編輯,我要求自己事事達標。我絕對不是完美主義者,但是我意識到自己滿足這些角色是我的責任。即使情感上有失落(例如吵架),我勉力自己繼續做好事情,大概這是讓自己無可指摘的方法。

可是當責任佔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人就會跌入異常勞累卻無法休息的狀態,多麼想不顧一切外加的還是自己給自己的責任,逃離世界。

又或者,腦海中出現瘋狂的想法,怎樣掙脫這些角色,回復自由。

我有一刻想,我怎樣才能告訴自己可以不用完全由責任主導生活?原來我想不到答案。我無法想像如果我不做那一些自己認為是捨我其誰的工作,事情會搞得有多糟糕。爸爸、丈夫、員工、兒子、女婿,都是梗局,可以不做其中一樣嗎?可以做一半嗎?一想到這,就覺得腦袋入面那個自己在搖頭。

如果不完成責任,我的自我形象也不會完整,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但是當勉力完成時,卻又會覺得自己自由受限,根本不是在活真正的自己。

當走到這裡,只能夠寄望,處身在這種矛盾之中,有一天會打開這個dilemma之外的可能性。
除了責任,一天清醒的16個小時,還有什麼?

Sunday, March 22, 2015

劣根性


近來工作折騰,多有勞累。

先是離港訪問,回來沒多一陣子,便要去周末的農業工作坊,然後訪問人選和拍攝方式還未落實,設計師便嚷著要哪一天交出稿來。

一切像是電光火石之間決定的事。看事物要廣闊, 思考要細密,反應要敏捷,訪問要有膽色。其實這些都得用力。

但是人不能每日都日理萬機。尤其是被焦急地催稿最傷,壓力超大。我不怪催人者,因為催人者境況也不理想,其焦急我可以理解。也因為如此我原本是極力希望不要給人帶來麻煩,於是這也成了自己的一種壓迫。

壓迫的時候需要放鬆。也要放空。所以我很努力地找方法,離開壓力源,增加自己放空的機會,而不太影響日常的忙碌。表面聽起來是希望兩全其美的極頑固完美主義,但始終相信,還有生活習慣是可以改變,進而可改善表現的。

例如遠離社交媒體遠一點,然後爭取時間寫點什麼,像現在一樣(在巴士上),看少一則沒關痛養的花邊新聞,讓思緒轉動,表達思考來得以自我撫慰(由此得出自己是introvert的結論)。多睡一會兒,少看一會電話,讓精神養足。

說到底,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只是讓生活回到從前的狀態而已。只是轉念一想,從中學起自己就沒有怎麼空閒過。

或者保持忙碌證明自己,已經是深入骨髓的心理機制。或者是劣根性,從每一種情緒反應,都證據確鑿。

Saturday, March 07, 2015

(等待)生命中的美麗事情

~希望這個小孩可以看遠一點,即使他的爸爸或許看的不夠。

工作又有機會出埠。而我又再次面對以往那個刺痛自己的問題。

「哪能有記者眼睜睜看著失去出外見識的機會呢。」

我無法出外,是因為C有飛行恐懼症。她不只自己恐懼,連我出去,恐懼更甚,怕我一去不回。記得上次在街上提起公司要去柬埔寨,她的反應好像我已經死了一樣,在街上失去理智,無法呼吸。

看著她的辛苦,我覺得自己不比她好過。我要照顧一個人,而同時對自己說不,還得不把這當一回事,好讓她減少內心的愧疚。

這次去台灣,航程來回也只兩小時。她上下機一樣顫抖,飛機餐吃不下,全身僵硬。我在台北機場候機的時候,跟她說:「其實好多名人都是有飛機恐懼的啦,沒什麼,不是什麼怪病。」

我拿出荷蘭球星柏金的故事跟她說。然後網上又找到很多。傳聞葛優、張國榮等人,其實都怕坐飛機,甚至因此缺席頒獎禮。

當然你很難確定消息真偽;即使傳聞屬實那又怎樣呢。你不能勉強一個害怕的人不要害怕。是的,雖然我也覺得自己是無辜的。

然而這陣子我也開始處於一種有點看化了的心態。有時人生總有一些遺憾。有些人可能一世人都留在一個不喜歡的地方工作,有些人可能受病患困擾,有些人可能有自己的過去與軟弱。或者什麼都幸運的人畢竟很少。

有時有些事情,看起來真是平凡得緊,但機會就是不屬於你。我開始接受這是生命中不得已的命運,不再嘗試去改變它。如果說出來,竟然沒有問題,那是一場平凡之中的恩典;如果一如所料,那也不過是現實的延續。如果因為無法出國工作,我以後就難以發展的話。好吧,那就不要再發展了。

有時我理解自己對發展的心態是要找塊麵包吃,不要令自己有天無得開飯。如果生活能夠維持,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滿足自己的機會,不會只有一條路的。我想我也不會真的無飯開。所以這樣的話,努力了幾年的出國夢,我告訴自己,別再追了。

我也減少了再對C懷以怨恨。可以的話,她想一有機會就出外見識。但這也是她自己的困擾,也是對我的歉疚。如果你對一個人身上的困難予以恨意,那恐怕不是生命中應該持守的價值。

不知道這是否一種逃避。但是人大了,很多事情都去學習放下,心態有改變,倒是常常掛在口邊的。但如果有一天,我再有這些機會了,我會很高興,會視之為生命中美麗的事情。

(今晚我去再用禮券鳩了嗚。這不也是難得的好事嗎?)

Under the Black Suit

終於回來了,這可是我寫得最久的一個 Blog 站。早前因為無法再進入,一度升起寫過的東西無法再取回的恐懼;之後擺下了,過年後回來,終於的起心肝,重新找進來之法。其實也不是困難,一找就找到了。 生活往往就是差那麼一步,一口氣,可能就是一年。 網上寫文章的困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