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寫完之後我發覺自己好像是在給九巴賣廣告。嗯,或者給三十年前的九巴賣一次廣告吧。】
星期一補假,做了一件看來多麼笨蛋的事。
我花了一個上午,由屯門乘車到秀茂坪。而且我選擇不用快捷的交通工具。我的路線是53>40 >1A。
之前就想做一次特別的香港遊,趁一個人,去一些從來未到過的地方。秀茂坪在觀塘的後山上,我從來未上過。我明白,上面沒有甚麼特別,全部都是公共屋村。不過,不特別也是它的特點,所以我做足了心理準備。
我乘的3條巴士路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主要巴士路線。53號是全港最多巴士站的路線,由元朗經青山公路到荃灣,計單程有71個車站,來回143個。巴士是單門單層巴士,分段不收八達通,只能付現金。
順帶一提,現在基本上沒有人會乘完整程舊路線。它的存在,是給一些「流水客」,乘幾個站,或者要去一些偏僻的地方,才會乘搭。就好似電車一樣,你不會乘它由上環到筲箕灣(到北角我倒是試過,足足50分鐘)。我今天是這些路線少有的非流水客。
車子在深井停下來的時候,上來了一群大聲說話的中年人。他們看來是剛剛釣魚來著,收穫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很高興。或許,53號那麼多年來都是服務這種郊遊者和釣魚翁的。
到荃灣大河道,我轉乘了40號,由荃灣去觀塘麗港城。這條線,一看就知不屬於現代,因為一般人沒理由不乘地鐵的。但60年代的時候,要由荃灣出九龍中心地帶,這條是主線。
一程40號車,足足一個小時,當中看到的,很特別。巴士由荃灣舊區,穿入葵涌工業區,經過貨櫃碼頭,進入荔枝角,捨棄繁忙的長沙灣道,轉入工廠區所在的通州街。在內街穿好一陣子,直到深水步寶血中學和嘉頓附近,左轉入石峽尾村,拐幾個灣走到九龍塘花墟、太子道、九龍城、經過啟德附近的柏立基健康院,旁邊就是昔日最繁忙的新蒲崗工業區。然後直奔坪石、九龍灣、牛頭角、觀塘工業區。40號以前的總站,是觀塘碼頭。我在觀塘市中心下車。
你可以想像,昔日工業發達的年代,40號走遍了最主要的工業區,在最多草根階層的屋村和地區,載著一車車去開工的人。是的,就是那個「只要你肯做,一定餓你唔死」的年代。
在柏立基附近,我記憶猶新。我小時候被父母放在坪石村的婆婆家。每逢出街,幾乎都經過忙碌的新蒲崗,然後嘈吵地,一架飛機就在頭上飛過。現在,這裡只剩下一片空地。
在觀塘,我上了1A去中秀茂坪。巴士是最新的型號,乘客卻全是老掉牙的婆爺級。
秀茂坪果然沒甚麼特別,基本上全部是新型屋村,在秀茂坪村總站,有一個超巨大的領匯場,裡面的店子都是那些。反而整個商場內外有好多老人家,坐著站著踱著,跟這大商場真有點格格不入。
反而對面、唯一一幢遺留下來的舊社區中心,告訴了外人這個區曾經有一個舊面貌。
出了商場,我一直向前走,走到秀明街公園,盡頭是一道天橋,過了橋,就是順天、順利。
原來是那麼近的。
後來回到秀茂坪村裡,發現有一棵大樹,叫做觀塘樹王「合歡」。它藏身於兩幢樓宇之間,幾乎佔了樓宇下整個的公共空間。看上去這個地方最好用來在下面看書和乘涼、玩耍。走過去一看,原來屋村為了鄭重其事,在樹下周圍圍了一個大花圃,種了草地,再安置射燈。這一來就極具觀賞價值,可就是既沒有凳,連行人通道都要繞個大圈,以免騷擾了樹王先生。
這棵樹,就靜靜地站在那裡,每個走過的行人,都不太理會它。
午前來到秀茂坪的公共圖書館。它在村的另一端,井型的舊式公屋下面。在裡面,我打了這一篇的頭大半部分。
離開了秀茂坪村,我再行上去,走到秀茂坪南村。這是一個新重建的屋村,最矚目的是樓下的大公園,就是早前新聞報道過,很科技、很環保的公園。
看著看著,我覺得這裡的環境比我的家漂亮100倍。
最後,我去了寶達村。這個最新的屋村,2001年入伙,裡面也是房委會最拿手的大商場。本來想吃些地道東西,最後發覺那一家唯一的茶餐廳叫價比旺角還貴,最後去了大家樂算數。
最後我乘小巴離開秀茂坪,回到觀塘,感覺好像比較混亂,雖然有舊區的特色,但也許是太舊了一點。
這樣一次奇特的香港遊,也許無聊,卻是少有自由自在地、按自己的喜好走。也許,無聊就是它的價值。
我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