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年,最大的感覺就是「未預備好」,未預備好過年。
過年就像放一個長周末一樣淡如水。
禮物是年廿九匆匆吃個便飯後去買的;工作是直到年三十晚仍然未完成的;
利是是年初一趕忙封的;大年初一連一磚像樣可以當早餐的蘿蔔糕也沒有。
衫褲鞋襪頭髮,當然一樣也沒有換新的。
唯一的節目是去了行花市、吃了四餐團年飯(工作、外家、爸媽、自己家)。
小時候,如果是這樣過年,
就會有很大問題。
因為新年大部分舖頭都不開門。
你想吃早餐,真的只能在家中煎糕。
然後,除了去親戚的家和在家中看電視以外,
基本上沒有其他娛樂。
在我的印象中,冷冷清清的街,和和氣氣的家,才是過年。
今年,家中樓下的市中心,為了滿足自由行的大陸朋友們,
大部分根本不休息,繼續做生意。
新年的市中心,跟平時沒分別。
出去旺角逛,很多店子仍然開門。
初二的早上還去吃了一個大早餐、看了一套戲。
似乎,大家不是「未預備好」,而是根本沒打算過年。
所有的事都是預備大家不過年的時候仍然有事可做。
過年是什麼? 做生意的機會、休息、旅行。
年還是要拜的,不過少見的可能不再去了,又或者,
與其要每年一度才見不太相熟的親戚,
反正可以出外逛街,不如到最後一刻才上親戚的家去。
親戚住得稍遠的,算吧,免得大家麻煩。
這個年代,兩個夠晒數的時代開始踏入生兒育女的年代,
大家庭開始淡出社會。
拜年的機會少了,其實這一代都不算太知道拜年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表哥表弟,我們這一代還有三四五個,
下一代,可能都是一個起兩個止。
我覺得相比昔日和今天的家庭,上一代對家庭的重視,
是這一代不明白的。
正如我們不明白他們為何在艱辛的歲月仍然會生四五六七個小孩出來,辛辛苦苦養大。
也許辛苦地熬出頭來的,才特別重視彼此的維繫吧。
這一代,我們越來越喜歡把自己的圈收窄,窄到伸手而及的,
只餘下自己的父母、妻兒,
最後我們新年不知還可以到哪裡去,唯有上街玩去了。
我其實不算是一個很喜歡傳統的人,
但是我慢慢覺得,
所謂過時老土的習俗,有很多,是有它的故事和意義的。
為什麼要重視家族家庭、為什麼要重視拜訪長輩親戚、照顧晚輩小孩;
為什麼要送禮、為什麼要聚在一起打麻將,
為什麼要親手下廚煮團年飯和開年飯。
其實我想,我們不是未預備好辦年貨和入利是那麼簡單,
也許連我們的家庭、倫理關係,我們也沒有為對方預備太多。
我覺得這一切和一個自我中心的年代,有着一種微妙的關係。
1 comment:
歡迎你們過來跟莊老爺拜年, 可以令你們回味晚輩與長輩相親的滋味, HAHA!
莊太
Post a Comment